• 网站首页Home
  • 关于汇业About HUI YE
  • 专业人员Specialist
  • 专业领域Practices
    • 专业领域
    • 行业经验
  • 汇业新闻News
  • 汇业评论Analysis
  • 汇业出版Publications
    • 汇业刊物
    • 汇业著作
  • 办公机构Offices
联系我们
EN

文章

文章

律师

菜单
  • 首页
  • 关于汇业
    • 关于汇业
    • 社会责任
    • 工作机会
    • 荣誉奖项
  • 专业人员
  • 专业领域
    • 专业领域
      • 公司与并购
      • 跨境投资
      • 资本市场
      • 金融
      • 知识产权
      • 反垄断与竞争法
      • 劳动与人力资源
      • 房地产与建设工程
      • 国际贸易与海事海商
      • 重组、清算与破产
      • 家事与财富管理
      • 合规与调查
      • 刑事辩护与刑事合规
      • 争议解决
    • 行业经验
      • 能源与环保
      • 互联网、娱乐与传媒
      • 生物、医疗、与健康
      • 现代物流业
      • 现代制造业
      • 奢侈品与商业零售
      • 政府与公共事业
  • 汇业新闻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7
    • 2006
  • 汇业评论
    • 公司并购
    • 跨境投资
    • 资本市场
    • 金融
    • 知识产权
    • 反垄断与竞争法
    • 劳动与人力资源
    • 房地产与建设工程
    • 国际贸易与海事海商
    • 重组、清算与破产
    • 税法与涉税服务
    • 家事与财富管理
    • 合规与调查
    • 刑事辩护与风控
    • 争议解决
    • 互联网、娱乐与传媒
    • 生物、医疗与健康
    • 能源与环保
    • 现代物流业
    • 现代制造业
    • 奢侈品与商业零售
    • 政府与公共事业
  • 汇业出版
    • 汇业刊物
      • 2020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9
    • 汇业著作
  • 办公机构
    • 上海
    • 广州
    • 北京
    • 南京
    • 成都
    • 兰州
    • 太原
    • 西安
    • 宁波
    • 香港
    • 武汉
    • 亚特兰大
  • 联系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中 EN

    @ HUI YE LAW FIRM

  > 汇业评论
  • 查看所有文章
  • 公司与并购
  • 跨境投资
  • 资本市场
  • 金融
  • 知识产权
  • 反垄断与竞争法
  • 劳动与人力资源
  • 房地产与建设工程
  • 国际贸易与海事海商
  • 重组、清算与破产
  • 税法与涉税服务
  • 家事与财富管理
  • 企业合规管理
  • 刑事辩护与风控
  • 争议解决
  • 网络、数据与新技术
  • 娱乐与传媒
  • 生物、医疗与健康
  • 能源与环保
  • 现代物流业
  • 现代制造业
  • 奢侈品、消费品与零售
  • 政府与公共事业
  • 国际律讯
查看所有文章
公司与并购
跨境投资
资本市场
金融
知识产权
反垄断与竞争法
劳动与人力资源
房地产与建设工程
国际贸易与海事海商
重组、清算与破产
税法与涉税服务
家事与财富管理
企业合规管理
刑事辩护与风控
争议解决
网络、数据与新技术
娱乐与传媒
生物、医疗与健康
能源与环保
现代物流业
现代制造业
奢侈品、消费品与零售
政府与公共事业
国际律讯
  • 货代行业在诉讼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二——确认对家的主体身份及经办人的个人身份

    货代企业在诉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其中就涉及到了诉讼主体、法律关系、证据规则的运用等等。以有限的篇幅进行全面的列举较为困难,笔者结合多年办案体会,对一些常见的问题作出如下之归纳。

    2019-05-09 阅读全文

  • “抢钱!抢粮!抢那啥”——再评无船承运人备案新政

    2019年2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9〕6号】,决定取消25项行政许可事项。其中,取消的第12项为无船承运业务审批。具体内容是将无船承运业务审批取消,改为备案制,取消无船承运人保证金或保证金保险制度。

    2019-04-26 阅读全文

  • 审价计核在走私案件中的具体实践

    偷逃税款的金额是影响定罪量刑的决定性因素,偷逃税款金额的计核由海关实施,并由其出具《涉嫌走私的货物、物品偷逃税款海关核定证明书》。海关出具的计核结论,经海关走私犯罪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可以作为办案的依据和定罪量刑的证据。

    2019-04-17 阅读全文

  • 无船承运人备案新政对市场的影响

    2019年2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9〕6号】,决定取消25项行政许可事项。其中,取消的第12项为:无船承运业务审批。国务院并表示:取消审批后,改为备案。

    2019-04-12 阅读全文

  • 货代行业在诉讼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确认法律关系及管辖法院

    货代企业在诉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其中就涉及到了诉讼主体、法律关系、证据规则的运用等等。以有限的篇幅进行全面的列举较为困难,笔者结合多年办案体会,对一些常见的问题作出归纳。

    2019-04-09 阅读全文

  • 2018年度上海走私犯罪大数据分析报告

    汇业海关律师团队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有关走私犯罪案件判决书86份(除走私毒品罪)为素材,对2018年上海地区走私犯罪进行研究及分析,试从走私犯罪的类型、犯罪主体、刑期与刑罚等几个方面入手,以期通过该份研究探究上海地区走私犯罪的现状及趋势。

    2019-03-27 阅读全文

  • “刷单走私”行为模式与责任分析

    相较于一般贸易进口、保税货物内销以及减免税货物等走私形式,跨境电商走私犯罪较为新颖。本文试从“刷单走私”行为模式以及违法后果等方面分析,以明晰该种犯罪的表现形式及法律责任。

    2019-03-13 阅读全文

  •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走私案例分析

    跨境电商进口零售商品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贸易模式,很多企业已经或者正打算进入这个贸易领域。跨境电商进口零售的海关监管模式,目前分析来看,主要介于行邮模式和一般贸易之间,这几年做了若干次调整,目前在直购进口(监管代码为9610)、保税网购模式(监管代码为1210)下,通过跨境电商进口零售商品能够享受较一般贸易更为优惠的进口税率,和更为便利的贸易管制措施。

    2019-02-15 阅读全文

  • 我国海上保险中投保人告知义务的思考

    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争议,经常见诸于人身保险诉讼案例之中;但事实上,海上保险中,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所涉及的重要事项对承保风险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且由于海商法的独特性,在如实告知方面,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权利义务分配和其他险种有所不同。

    2019-02-13 阅读全文

  • 2018版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政策解读

    如何对跨境电商进口零售进行监管,实际上既没有纵向的历史经验可循,也没有横向的外国经验借鉴,因此我国的跨境电商监管政策是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定型的,2018年年末出台的相关四部文件,是对2016年出台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的延续和完善,是扩大开放更大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可以看做这个探索过程的阶段性总结,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跨境电商监管政策能够在这一方向上相对保持稳定,也正因如此,这些文件对于跨境电商业务的今后走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019-01-22 阅读全文

  • 跨境电商中的走私风险类型分析

    跨境电商既是一种贸易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海关监管方式。不同于境内商品买卖,跨境电商中的商品交易受到海关监管规则的严格规制,违背监管规则将导致追究法律责任的风险。了解海关监管规则红线,既是企业合法经营的前提,也是个人消费者自我保护的必要保证。为此,汇业海关律师团队尝试结合海关有关规定,对不同模式下跨境电商(B2C)进口走私风险进行探讨。

    2019-01-17 阅读全文

  • 货运代理企业涉诉典型案例两则

    货代企业在经营中的种种不谨慎、或者说不规范的做法,可能在日常并不会显示出负面效果,但是一旦涉诉,就会处处感觉掣肘。实际上,即便货代企业在经营中是合规的、规范的、谨慎的,若是遇到一些诚信度极低的对家,在诉讼中还是会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成本。

    2019-01-10 阅读全文

  • 商品归类合规风险分析及立法建议

    商品归类在进出口活动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商品归类编码决定了货物的税负、贸易管制,对一些通过退税获取经营利润的企业而言,商品归类直接决定了退税率及出口贸易的可行性。然而,归类规则又极具技术难度,商品中的任何细节差别都可能导致不同归类,从而产生进出口活动的不确定性。

    2018-12-21 阅读全文

  • 《货代避险手册》(一)行业基本现状综述

    2018-12-07 阅读全文

  • 商品归类预裁定制度与合规风险分析

    商品归类在进出口活动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商品归类编码决定了货物的税负、贸易管制,对一些通过退税获取经营利润的企业而言,商品归类直接决定了退税率及出口贸易的可行性。然而,归类规则又极具技术难度,商品中的任何细节差别都可能导致不同归类,从而产生进出口活动的不确定性。

    2018-11-13 阅读全文

  • 关检融合背景下海关监管趋势解读

    贸易合规风险,是企业的核心风险,必须自己来做,当然,企业各自情况不同,进出口体量也有大有小,但起码企业要了解自己产品在进出口活动中涉及的监管要求,并尽可能让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内部人员了解这些规定,比对监管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遵循情况。

    2018-10-30 阅读全文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国内审判中的实际应用

    本案是一起以国际公约作为准据法进行判决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案件。笔者代理原告公司参与了本案的一审及二审,并均取得了胜诉结果。

    2018-10-29 阅读全文

  • “关检合并”后的企业合规风险分析

    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明确“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 出入境检验检疫,即人们通常所称的“商检”,包括进出口商品品质检验,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和国境卫生检疫。出入境检验检疫与传统意义上的海关监管是我国进出口监管体制中最主要的两个部分。容易引起误解的是,一些企业将出入境检验检疫简单的理解为货物品质检查,将确保货物品质质量等同于检验检疫环节的合规管理。这种理解忽视了检验检疫监管上的程序约束。实际上,很多商检违规案件的发生并非源于产品品质问题,而是违反了监管程序规定。随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海关合并后的深入融合,监管合力将进一步提升检验检疫违规情事查缉力度,进出口企业应充分关注在“关检合并”之后的进出口检验检疫环节中容易发生的违规风险。

    2018-10-12 阅读全文

  • “是或否”特许权使用费不应计入完税价格的案例探讨

    随着海关总署2016年第20号公告的公布,特许权使用费业已成为企业进口申报前必须明确的重要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特许权使用费具有有关性、条件性等认定要件,因此并非所有特许权使用费均需纳入完税价格。 那么究竟何种情况下的特许权使用费需要向海关进行申报,在2016年第20号公告发布后也是海关与企业比较争执的焦点话题。

    2018-09-29 阅读全文

  • 正本提单签发义务有无时间限制探析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72条之规定:“货物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后,应托运人的要求,承运人应当签发提单。”但该条款并未明示提单签发义务有无截止日期,特别是具体到本案这种情况,假如货物已经交货,托运人现在可否要求承运人签发、交付正本提单呢?

    2018-09-28 阅读全文



    1... 上一页 8687888990919293949596 下一页

@HUI YE LAW FIRM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3002号     沪ICP备10213097号-1

隐私政策|免责声明|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