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管理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19-03-18

文 | 韩燕霞 汇业律师事务所 律师

企业需要技术创新吗?企业技术创新需要专利管理吗?如果在这方面希望有所了解的读者,可以沿着笔者的思路,来看看是否解决了心中的困惑。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什么是技术创新,业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本文重点也不在于此,所以并不做深入描述,本文提及的技术创新,简言之,就是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那么企业需要技术创新吗?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首要考虑的需求是生存。生存的需求是推动企业一系列行为的首要动力。就好比对于一个人来说,首要的生存需求是解决温饱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首要的生存需求就是有利润。简单来说,利润=收入 - 成本。用耳熟能详的成语来表述,就是开源节流。开源,就是增效益,尽其所能地开拓企业收入来源;节流,就是降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支出。技术创新是需要成本支出的,比如技术人员的成本,研发成本以及随之的管理成本。对于处在生存需求阶段的企业来说,如何找到满足生存需求的开源节流途径来获取利润是重中之重。技术创新并不是其首要目的。

随着企业生存需求的满足,企业会发现市场竞争越来越加剧,企业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地越来越小。尤其对中国的中小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企业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而进行策略性降价甚至是价格战。价格战,作为一种最基本,最容易应用的一种竞争形式,在高度同质化的行业中,是很容易爆发的。这也导致更多的中小企业在市场实际运作中是被逼参与价格战的,由于自身企业实力、市场规模等等与大企业无法相比,结果往往是损失惨重,市场沦陷。即使对于拥有成本优势的大企业来说,价格战也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来获取市场份额的,如果企业长期搞低价销售,那么利润会减少,相应会减少在研发,技术创新、管理等领域的投入,致使发展后劲不足。而发展后劲不足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利润,使得企业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沼。

创业难,守业更难。如何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提高市场占有率,取得较高的利润,对于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实施差异化战略是企业在这个发展阶段自然会选择的一个战略。差异化战略可以从多个维度来体现差异,例如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人事差异化等。本文重点谈一下技术创新的差异化。也就是说,通过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实施差异化战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从而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那么企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本文前面提到,技术创新就是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 但是,毋庸置疑地是,即使进行技术创新,作为一个企业,企业最关注的事情仍然是什么?利润!我们熟知的企业事务,例如开拓销售渠道、产品更新换代、管理高效等都是围绕利润展开的,一切都是以提供利润为核心的。那么技术创新中能否尽可能地提高利润呢?也就是在技术创新中能否尽可能地开源节流呢?能!说到此,就不得不提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承的“专利保护”。相辅相承是因为技术创新为专利保护提供了源泉;同时,专利保护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中的专利保护,是需要专利管理来支持的。好的企业专利管理是有效实现技术创新中的开源节流的保障!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企业专利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企业利润。反言之,任何没有“以围绕提高企业利润为目的”的专利管理都不是好的专利管理。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展开说明一下专利管理中的开源节流。

在技术创新中,专利管理中的节流主要考虑减少研发成本和降低产品侵权风险。

1. 产品/技术专利分析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最新的技术信息,90%以上都先通过专利反映出来。对专利进行有效的利用,通常可缩短60%的研发周期,节约40%的研发费用。有统计显示,我国约有1/3的研发支出就是被重复研发浪费掉的。也就是说,某个现有技术,由于不被研发企业所知晓,在该企业研发完成后,发现做的东西是被人早就研发出来的;如果这个现有技术还被专利保护,那么这个技术企业还不能用,相当于投入的人力和物力都打了水漂。因此,企业在进行研发之前,进行产品/技术专利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2. 专利规避

专利规避是指在研发过程中,为避免侵犯他人的专利权,而对研发技术方案进行规避设计。

3. 产品侵权风险分析

产品侵权风险分析是指企业对即将上市的产品/已销售的产品是否侵犯他人的专利权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在研发阶段就有意识地进行过专利规避的话,产品侵权风险的概率会降低。

4. 政府资助

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国内部分省市陆续推出了好多政策,用来鼓励创新创业。例如:企业可以向政府申请科技创新券,每年度可申请不超过30万的科技创新券额度,可用来购买技术战略规划、技术分析等科技服务。

专利管理中的开源例如专利许可、专利转让、专利诉讼、专利融资和政府资助。

1. 专利许可方面,经典的案例就是高通。

目前,专利许可和芯片销售是高通的主要支柱业务。专利许可是高通的主要利润来源。网上报道,高通2018年第三季度的专利许可收入中,包括中国一家智能手机制造商支付的5亿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关于5G手机的许可收费费率,高通也已发布了相关的声明。大家感兴趣可以百度一下。

2. 专利转让方面,经典案例也比较多。2011年,苹果、微软、爱立信等6家公司组团花费45亿美元购买北电公司(nortel)的6000件专利,每件专利平均价格为75万美元。

3. 专利诉讼方面,中国专利侵权赔偿第一案的浙江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起诉施耐德电器天津公司专利侵权案,在二审审理前达成和解,施耐德电器天津公司将向正泰支付赔偿金1.575亿元。

4. 专利融资方面,专利质押融资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很好的途径。据人民网报道:2017年全国实现专利质押融资总额720亿元。

5. 政府资助,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例如:申请专利试点示范企业,专利试点企业一般获得40万的补助;专利示范企业一般获得60万的补助,企业认定为专利示范企业后,所获得的补助可以用于完善企业自身的专利管理。

那么,对于特定的企业来说,应如何开展专利管理?

这里需要再强调一下,单纯地增加专利申请的数量并不能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反而可能因为专利申请、维护等造成费用浪费,削弱企业利润及市场竞争力;只有根据企业目前的经济实力、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来综合决策,选择适合企业本发展阶段的专利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专利管理的目标,即提升企业的利润。简言之,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专利管理方法,因地制宜。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企业简单分为三类:第一类:技术能力、经济能力和市场能力都很强的企业,比如:通信行业的华为与中兴等;第二类:技术能力、经济能力和市场能力中的某一项/两项能力比较强的企业,这类企业应该占大多数;第三类:技术能力、经济能力和市场能力都不占优势的企业,对于这三类不同的企业,我们采取的专利管理战略是不同的。

针对第一类企业,专利管理的战略是占取先机,主动出击。例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专利管理:1. 提升专利信息收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2. 分析竞争对手研发路线,提前对竞争对手的研发路线上进行专利布局,设置障碍;3. 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4. 牵头构建知识产权联盟,确定自己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5. 增强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专利转让和许可;或通过专利诉讼促进专利许可/转让)。

针对第二类企业,专利管理的战略是集中优势,扬长避短。也就是说,找准自身优势,防范侵犯别人专利的同时,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对抗风险或增强企业能力。例如:具有资金优势的企业,可考虑加大研发投入来进行专利申请,或专利购买或并购(关注是否该专利能作为商业上防御的手段)来缩短和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具有市场优势的企业,可考虑与优势企业合作联盟或专利许可的方式继续保持市场份额,同时发展自己的品牌;具有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可考虑引进领军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专利的创造和实施。

针对第三类企业,专利管理的战略则是紧密跟随领头羊,逐步缩短差距。例如可以加强对专利信息的利用,跟踪竞争对手技术情报,一来在研发阶段检索现有可参考的技术资料,避免做无用功;二来在产品研发出来后,检索是否可能侵犯别人的专利;或者多利用政府资助来最大化降低企业专利管理的成本。

最后,再强调一下,专利管理应紧密围绕增加利润为最终目标,并结合自身现有的实力(经济、技术和市场)来综合考虑。

企业是否需要技术创新?企业是否需要专利管理?相信看完本文的读者心中自有选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