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海事海商法律热点综述

发布时间:2015-12-22

文 | 纪玉峰 汇业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2015年,航运市场依旧“风起云涌”。无论是国际上的海事组织,还是国内的航运界、海事司法审判界都有新的动向,热点事件频出。国内对航运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比如从10月1日起,取消了船舶港务费等收费。本文对2015年部分海事海商热点简单进行总结,以求抛砖引玉。

2015年6月,国际航运协会(ICS)发布了年度海事政策发展回顾报告

国际航运公会(ICS)成立于1958年,由各国船东协会组成,船队占世界商船总数一半以上,代表海事界各个行业的利益,包括散货船、油轮、客船营运人、集装箱贸易等。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是国际航运公会(ICS)的会员。

在这份报告里,ICS提到了地中海海域威胁对航运业的影响、IMO关于低硫燃油和船舶压载水管理的环保法规、航运业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努力。同时,ICS年报也广泛更新了ICS其作为船东与实际承运人主要全球贸易的协会的大量的活动内容,包括船舶安全与操作、劳资事宜、船员配备与训练、海事法律法规与保险以及运输与贸易政策。

本次年度报告花费了相当大的篇幅谈到了环保,在此之前,海运业的碳排放已经降低了10%。

这份年报还花费了专门的篇幅谈到了中国的航运政策,表示:

“尽管船舶吨位供大于求,海上贸易的继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推动的。煤炭和铁矿石的进口打破了纪录,而且去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中国当然也是世界的制造业大国,推动了对集装箱的需求。然而,中国的惊人增长速度预计不会永远持续同样高的速度。中国正在调整其经济走向扩大内需,而不是专注于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和持续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年报也谈到了对中国航运业的担忧:

“在表面上看,中国政府似乎将继续致力于自由贸易政策,由于运力过剩、运价较低,许多中国船运公司也面临着其外国竞争对手相同的压力,此外,许多国有船公司有着明显的造船的兴趣,这会使他们承受更多产能过剩的压力。”

年报还谈到了中国交通部对船舶回收的补贴政策,隐晦的担忧会对造船业有影响,并进一步全球供求平衡产生影响,还谈到了“公平竞争”(‘level playing field’)问题。

在ICS发布年度报告的同时,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5届会议(MSC 95)于2015年6月3-12日在英国伦敦召开。

国际海事组织(IMO)是联合国负责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最早成立于1959年1月6日,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82年5月更名为国际海事组织,截止2012年9月,已有171个正式成员。海上安全委员会(MSC)是组织的最高技术机构,由所有成员国组成。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主席——来自丹麦的Christian Breinholt主持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共有21项议程,成立了强制性文件起草组、GBS工作组、使用气体或低闪点燃料船舶安全国际规则工作组、海上保安和LRIT工作组、能力建设需求分析专家组。会议通过了11项决议、批准了8项决议草案和30份通函。

在通过决议的同时,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重点提醒业界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由于近年来多起大型集装箱船的事故,MSC关注该船型的安全问题,并提醒各船级社提出强化集装箱船的安全措施。

二、IGF规则。

三、舱室密性试验。

四、IMSBC规则修正案将于2017年1月1日起生效,但是业界可以自愿在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国际海运年会2015”于11月5日-6日于广州举行 。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全球海运业进入了一轮漫长的调整期,海运需求格局出现了大变革。

“国际海运年会(中国)2015” 以“一带一路与航运”为主题。年会认为,需求量低迷、运力过剩成为持续困扰航运业的难题,“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航运业摆脱困境、谋求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航运业应借力“一带一路”,探寻一条激发发展新活力、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道路。但也有声音认为,复苏短期无望。

船企则认为,船舶不断朝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国际航运政策、规则要求船舶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未来的船舶将更为高效环保,并提升自动化程度。因此,船企之间的竞争将促使技术投资的加大。船企在船舶设计与建造中要以航运效益和节能环保为着力点,加快提升服务航运业的软、硬实力。

全国海事审判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

12月16日上午,全国海事审判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研究基地和国家法官学院青岛海事分院同时成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亲自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规格高,影响面大,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双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出席会议并致辞。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荣主持会议;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江汀,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白泉民出席会议。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北海海事法院、青岛海事法院作了海事审判信息化演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青岛海事法院、海口海事法院、厦门海事法院、武汉海事法院作了工作汇报。全国人大代表李亚兰、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左海聪、全国政协委员刘怀元作了发言,对进一步加强海事审判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外交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局、中国法学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科研院校代表,最高法院有关部门、部分高级人民法院、全国10家海事法院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要大力加强海事审判工作,为建设海洋强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会议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国际海事司法研究基地和国家法官学院青岛海事分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海事审判人才培养、推进海事司法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海事审判工作发展,促进建设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海事司法中心,依法保障国家海洋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本次会议,几个被强调的亮点引人注目:

1.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设立海事审判机构最多、受理海事案件数量最多的国家,确立了亚太地区海事司法中心的地位。周强强调,要充分发挥海事审判职能,推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要强化国家主权意识,依法对我国管辖海域内的各类海洋开发利用活动行使海事司法管辖权,维护“蓝色国土”安全。

2.要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要加强审判管理,总结审判经验,统一裁判尺度,不断提高审判质效,提升海事审判能力和水平。

3.要树立中国海事司法的良好公信力,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海事司法中心。要严格依照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履行责任义务,为中外当事人畅通司法救济渠道。要广泛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国际海事司法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国际条约和规则谈判制定,为完善国际海洋法治贡献中国智慧,向国际社会推广中国经验、宣示中国标准。

4.要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海事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要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以信息化推进海事司法机制创新、提升海事司法能力,不断拓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要建设海事审判专业信息数据系统,完善海事审判数据信息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挖掘利用司法案例和审判数据资源,服务人民群众诉讼,服务法官办案,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前瞻性研究。要不断完善海事诉讼服务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跨越大洋的中外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使信息化成为中国海事司法的特色和亮点。

5.要立足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要求,大力加强海事法院班子和队伍建设,探索实行法院与高校、研究机构间的双向交流挂职,积极畅通国际交流渠道,努力培养一支能够站在国际海事司法理论和实践最前沿的高层次海事审判队伍,为海事审判工作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可以看出,在此次会议后,各海事法院之间对于同类型案件的裁判尺度将逐步趋向统一;海事审判与国际进一步接轨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大;审判中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将越来越多,对证据规则的掌握也将更加灵活,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助于全国范围内海事审判数据信息的汇总和查询,有利于各法院之间裁判尺度的统一。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国际海事司法研究基地和国家法官学院青岛海事分院的举措,最高人民法院促进海事法院法官专业化、精英化的思路已经非常明显。可以预见,我国海事审判将会有大踏步的发展。接下来的举措,不妨试目以待。

部分市场巨头经营状况不佳,甚至破产。

3月13日,国内民企造船巨头熔盛重工在香港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高票表决通过对公司更名的特别决议案,公司更名为华荣能源荣能源有限公司。在此之前,熔盛重工曾经在2011年手持订单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然而在已经被曝出的消息中,截至2015年3月,熔盛重工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总负债高达204亿元,牵涉14家银行、3家信托、3家金融租赁公司。

相关诉讼数量众多,武汉海事法院南通法庭的一位法官直言不讳地对一位原告表示:“告他们的好几家”。这还不算如皋市人民法院和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涉及到的案子。熔盛重工的重组也进展缓慢,目前,熔盛重工进入能源领域,解释称,在造船市场环境相对不利时,能源行业的合适投资机会可以增强多元化经营及拓宽收入来源。

在熔盛重工苦苦支撑的同时,内贸航运巨头南青集装箱班轮公司南青公司于8月26日发布《南青告全体员工书》称,受国内航运市场低迷的影响,该公司经营负债不断加重,故暂时中止南青公司的经营。目前南青集装箱班轮公司(NANTSING)的多条船舶被扣和抛锚,同时公告还称,该公司将会同有关中介机构开展清资核产、债务清理、资产审计、人员分流等工作并办理相关手续。

南青(2002年1月前名为海口南海青年实业公司)曾经隶属于上海市团委,1988年经国家交通部批准,从事水路货运业务。由于其以散装的价格切入市场,大规模拓展国内集装箱水路运输业务"的战略方案,率先开展了用国际标准集装箱进行国内水路运输项目,填补了国内水运市场的一大空白,曾一度占国内水路集装箱运输总运量的40.7%,居全国第一,已形成贯穿南北沿海,连接长江、珠江,干支线相配合的国内水路集装箱运输网。南青船队规模高峰时曾达到140多条,运费收入稳居行业三甲之列。

然而,截至2015年8月,官网显示其船队现有船只仅剩下47条。

此外,2015年2月11日,上海内贸集运公司鸿盛港泰公司管理层集体失联。

2015年7月9日重庆川江船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跃文坠楼身亡。

航运市场的寒冬期或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众多航运企业仍需咬牙坚持。

港口管理再出问题,天津港大爆炸。

2014年的青岛港仓单欺诈事件尚在处理过程中,国内另一大港口天津港再发事故,而且此次事故是安全事故,结局相当惨烈。这再一次暴露了国内港口管理上监管不严、甚至违规放行的问题。

天津港,也称天津新港,位于天津市海河入海口,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和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此次爆炸范围大、伤亡多、损失惨重,截止9月11日下午3点,共发现遇难者总人数165人,8人失联。住院治疗人数233人,其中危重症3人,重症3人,累计出院565人。

由于爆炸中心临近进口汽车仓储地,数千辆进口汽车在事故中损毁,大众、雷诺、路虎等企业受损严重。据估算,数千辆进口新车因爆炸事故焚毁,预估受损新车价值超过20亿元。2015年8月18日,评级机构惠誉警告,爆炸的保险损失可能高达15亿美元,使其成为中国近年来代价最高的灾难事件。爆炸导致门窗受损的周边居民户数达到17000多户,另外还有779家商户受损。

由于存在危险品燃烧爆炸的情况,军队还出动了防化团参与处置。

事后追责发现: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作为天津港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行业主管部门违规发放经营许可证,对瑞海公司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监管不力;天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滨海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瑞海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经营问题未及时检查发现和依法查处;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有关责任人员明知瑞海公司经营危险化学品仓储地点违反安全距离规定,未严格审查把关,违规批准该公司危险化学品仓储业务规划;天津新港海关有关责任人员在危化品进出口监管活动中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给不具备资质的瑞海公司开辟绿色进出关通道,放纵瑞海公司从事违法经营活动;天津港(集团)公司有关责任人员疏于管理,对瑞海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经营问题未有效督促纠正和处置。

专案组还发现,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巡视员王金文,违法行使职权,帮助不符合安全规定的瑞海公司通过安全评审,致使不具备资质的瑞海公司通过了危险化学品经营有关资质的审批。

此次大爆炸给繁忙的中国各大港口的管理敲响了警钟,全国各地立刻进行了港口安全大检查。在哀悼死者的同时,我们也真诚希望各级政府能够真正重视港口安全管理,避免运动式执法、流于形式,并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重演。

中远中海合并,被称为“中国神运” ,此举开启全球航运并购序幕。

12月11日,中国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航运业两大巨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远)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海)启动重组。中远和中海重组合并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远洋集团,有利于中国远洋航运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对“一带一路”,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将是有利的促进。

根据外媒统计,中远和中海目前总运力在全球排行分别为第6位和第7位,占据全球总份额分别为4.3%和3.4%。整合之后,运力将一跃排在全球第四位。(第一二三位分别是马士基、地中海、达飞。)

此次重组的背景是近年来国际航运市场长期低迷,短期内复苏的概率极小。中远、中海两集团长期各自独立发展,重复投资、成本居高不下。两个集团的合并,将整合两个集团在全球的架构,将会诞生一个总资产逾5300亿元的超级航运公司。重组将首先围绕集装箱运输、船舶租赁、油运业务、散运业务、金融业务等板块开展,暂不涉及其它业务领域,中远航运、中远国际、中远投资以及中海科技四家上市公司暂不参与重组。

这次重组范围最终涉及A股和港股共7支股票,包含70多项资产交易,其复杂程度居中国资本市场之首,也是近20年来国际资本市场上极其罕见的复杂重组交易。两家央企集团能够在如此严酷的航运市场环境中推进上述重组,客观上反映了管理层推进改革的决心。

在全球范围内,集装箱运输行业的收购与兼并趋势有望为当前惨淡的市场环境提供换挡前进的动力,行业内并购交易的增加将可能抑制或抵消资产负债状况不佳等因素,12月7日,全球第三大集运巨头达飞海运集团就以1.3新加坡元/股的价格现金收购新加坡东方海皇集团。但是,并购整合无法让航运业真正走出低谷,航运业要想从根本上摆脱目前的困境,还是需要解决运力过剩的问题。

返回列表